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三国名臣诸葛亮一生的总结诸葛亮这位旷世奇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三国名臣诸葛亮一生的总结。诸葛亮这位旷世奇才,以超人的智慧、敬业的精神,协助刘备匡复汉室,成就蜀国霸业。也由于他一贯亲力亲为的行事风格,没有培养出治理蜀国的优秀接班人,致使“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蜀国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一个王朝。
作为智慧化身的惠能,深知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他一生以身作则,教化弟子,临终时,仍丝毫没有放松对弟子们的调教,吩咐法海等十大弟子在教化众生时先以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了知千差万别的万物是如何产生的,接着以“三十六对”启发学人超越万物表象上存在的差别与对待,“出没即离两边”,悟入空性,达到“究竟二法尽除”、直契本性的境界。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 。若起思量,即是转识 2 。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含藏识:简称藏识,即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的种子,所以也称为种子识。
转识:第七末那识的异名,以第八识为所依,“恒审思量”胜于余识,因它是由藏识转生,所以叫作转识。所谓三科法门,就是阴、界、入。“阴”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入”就是十二入,就是身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身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就是六尘、六门和六识。自性能够含藏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等法,所以叫作含藏识。如果生起分别思量心,就是转识。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六识通过六门认识了六尘,这样就是十八界,皆是从自性中生起,然后产生作用。自性若邪,就产生十八邪;自性如果正,就产生十八正。自性迷,起恶念,就是众生之用;自性若悟,起善念,就是佛之用。被恶念所用还是被善念所用,来自哪里呢?都是由自性而来。
赏析与点评
五蕴是从生命当下存在的组合来观察自我的本来面目。人是由物质现象(色)和精神现象(受、想、行、识)组合而成,是众缘假合之身,根本无法找出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因而我即是空,以此来破除我执,达到解除众生苦难的目的。
十二处、十八界是从人们认识自我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过程,来阐释客观世界的本质。佛教常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来统摄被认知的对象外部世界,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来统摄人的知觉器官,以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来统摄人的认知能力意识。
- 聪明男人懂得拉开婆媳关系距离[图]
- 此曲眼界开阔意蕴深厚语言精练晓畅自有一股豪爽之气其中衬字的使[图]
- 以上三句写了牛郎织女相聚的环境接下来就牛郎织女本身加以描写“[图]
- 又举行雩祭是什么意思?又举行雩祭不是举行雩祭而是昭公聚众想要[图]
- 刘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以进攻解除北部边患在他的进攻思想指导和影[图]
- 节符合验证征验证辨合古代人一种凭信的方式将一物一分为二各持其[图]
- 咨询问,谢公谢安世胄王堪字,被遇被赏识烈之子王烈的儿子王烈字[图]
- 李时珍修《本草纲目》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蕲春)人[图]
- 北山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者其上多华草漨(féng)水出焉而西[图]
- 有司此谓统领卒伍者司马弗正正通“征”案国子属大子司马虽有军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