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做伟人的原则有三条一是蒙受患难而坚守正道二是将正法大道传
大凡做伟人的原则有三条:一是蒙受患难而坚守正道,二是将正法大道传授给圣王,三是施教化及于万民。殷朝有个仁人叫箕子,确实是具备了这些操行而立身于世。因而孔子在阐述“六经”的宗旨大义时,对他特别致以崇敬之意。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21,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21。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21。”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21。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21。”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21,化及民也。率是大道,藂于厥躬22,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谟:谋划。范:法,原则。
隤(tuí):跌倒。
箕子之明夷:见《易经·明夷》。象征黯君在上、明臣在下,明臣隐藏起自己的智慧。明夷,卦名。
彝:常规。伦:人伦。
《洪范》:《尚书》中的一篇。相传为禹时的文献,箕子增订并献给周武王。
俾(bǐ):使。
藂(cónɡ)于厥躬:意思是将好的品徳集于一身。藂,聚集。厥,其。
在殷纣王统治天下时,圣法大道陷于颠倒混乱,上天的震怒不能引起他的警戒,圣人的话语也不起作用。在那时冒死进谏,把个人的一切委之于天命,是称得上“仁”了,但无益于殷人宗祀的延续,所以箕子不这么做;委身新的王朝以求先人宗祀的留存,也称得上“仁”,但等于是参与了灭亡自己国家的行动,所以箕子也不忍做。再说这两条路子,都已经有人去实行了。于是箕子便采用了保持住聪明才智,却又跟着世俗浮沉的办法,藏匿起胸中的韬略,辱身于被囚禁的奴隶中间,表面昏昏然而骨子里毫无邪气,外形颓放而精神上进不息。所以《易经》上说道:“箕子之明夷。”就是说他在蒙受患难时能隐忍以坚守正道。待到殷朝灭亡,周朝代兴,老百姓的生活纳入正轨,箕子便拿出他的宏大法规,作为圣王的老师,而周人也才能借此规范社会伦常,创立国家典章。所以《尚书》上说道:“箕子回到镐京,作《洪范》篇。”这就是拿正法授予了圣王。再到箕子受封于朝鲜,在那里推行王道,训民化俗,崇尚德行而不问出身鄙陋,爱重人才而不论关系远近,用以光大殷人的宗祀,使夷地变为华夏,这就是教化普及于万民。这许多重大的原则,集中体现在他一人身上,天地间变化万端,箕子独得其正,难道还不算伟人吗?
於虖22!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22,比干已死22,微子已去22,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22,武庚念乱以图存22,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於虖(wūhū):呜呼,感叹词。
殄(tiǎn):灭,亡。
比干:商朝大臣。因进谏被纣王剖心而死。
- 薪资已谈定却又不想入职,怎么办?[图]
- 没收到面试邀约能直接去面试吗?[图]
- 同事提出离职后消极怠工,让我来背锅?[图]
- 社工资格证怎么报名?[图]
- nlp算法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图]
- 新型潜规则套路,我被领导拉去相亲了![图]
- 市场部经理的职责[图]
- 深夜睡不着的伤感句子_深夜失眠伤感文案[图]
- 芥蓝的营养价值[图]
- 夏天吃什么水果好? 水果的营养价值 夏天吃水果的好处[图]